西装知识

西装知识

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变化

  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期:第一期是初期王朝时代,即苏美尔时代,大约到公元前2500年代;第二期是巴比伦时代约到公元前1000年代;第三期是指亚述帝国,龙华工服制作及其之后的新巴比伦王朝,约到公元前600年代。再后来就被并人波斯帝国的版图。在服装上也可根据这三个时期分为三大样式:初期王朝时代主要是羊皮做的裙子(skirt or kilt);巴比伦时代主要是披肩或多莱帕里(shawlor drapery)。

       亚述时代主要是带披肩或无披肩的丘尼克(tunic with or withoutshawl)。总体上讲,美索不达米亚的代表性服装应该是巴比伦和亚述时代的服装、尤其是亚述时代,最具有独特的地区特色。这三大样式的主要穿用者也各不相同:女士衬衣定制穿羊皮做的裙子的主要是苏美尔人;披裹披肩的主要是闪米特族的阿卡德人和汉谟拉比之后的阿摩利人;穿丘尼克的则是各种混血人种。

  不仅穿这些衣服的主要角色在不断交替,在流行的地域上也各不相同:第一种样式主要流行于两河的河口地带;第二种样式主要流行于两河中游的南部地带;第三种样式主要流行于底格里斯河上游的北部地带。不仅如此,云希服饰这些样式还与当地的风土习惯紧密关联,充分体现了这个地区的民族性格:他们发怒时,可以把敌方的都城夷为平地,毫不留情地杀载数以千计的俘虏,甚至生剥人皮挂在城墙上,而他们的私人生活却沉溺于歌舞生平的奢华之中,这种凶暴与柔和,激情与宽容。

  完全对立的双重性格也表现在其造型艺术方面:那平板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细致周密的刻画是美索不达米亚艺术的最大特色。在服装上同样表现出这种特性:男士大衣定制紧身的丘尼克外面缠裹着好几层大型流苏装饰的卷衣,紧张与弛缓、平静与跃动、抑制与夸张这种极度对立的因素共存于他们的服装当中。无论在着装技巧,还是在材料、色彩、以及装饰纹样方面,他们都为后来的西方文明提供了营养。

  士兵们除了下身围裹卡吾那凯斯以外,还常常披着斗篷,在胸前用金属卡子固定,斗篷上还有圆点纹饰。巴比伦的男装除少数情况外,大体上是卷衣形式的,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螺旋状的卷衣;另一种是袈裳状地披挂在身上的斗篷。深圳定制衬衫第一类的代表图例有卢浮宫美术馆收藏的“汉漠拉比法典碑”顶部的浮雕中的太阳神(图2-64),裸露着右肩,强调和夸张自身的力量,衣料螺旋状地斜向缠裹在身上(图2-63中的S1型)。

相关文章
  • 搭配不同色彩时的原则和技巧 01-24
  • 内衣、手套的象征意义 06-04
  • 夏季女士时尚职业装私人定制 04-16
  • 比较典型适合搭配西装的正装表 12-27
  • 古埃及的服装特色 05-28
  • 人们日益时髦的太阳镜 05-11
  • 拜占廷时代代表性的衣服 05-26
  • 穿西装西装不是搭配是平衡 04-14
  • 希腊服装中的其他特殊类别 06-02
  • 西装外套+裙子让你回头率200% 02-15
  • cache
    Processed in 0.013784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