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知识

西装知识

西装工服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说到男性的西装,从白化文前辈援引的清末笔记小说中已可见,清光绪时已经传入并有人穿着。深圳衬衣定做即一是从日本辗转传入,一是从欧洲直接传入。彼时从日本传入的较为蹩脚,而上海和北京东交民巷洋服店的却相对正宗。北京较为保守,又加上庚子事变的影响,穿洋服有“假洋鬼子”之嫌,穿西装的人极为罕见。

  西装在上海流行多是在民国初,在北京则要晚一些。相对女装而言,男性的西服变化不是太大,但西服内的衬衫却几经波折,先是立领小翻角,后来流行圆角,最后才是尖角衬衫。直到近年,深圳工服制作的多元化,使得方角、尖角并存。西服在中国流行伊始,多为三件套,在上衣和长裤之外多了一件同样料子的背心(马甲),当时也叫西服坎肩。

  正装一般就是三件套,不穿背心的多为平时便装。男性西服在20至40年代是所谓高尚人士必须置备的衣裳,尤其是在上海,一个小职员,也需置办两三套西装,否则会被人看不起,无法出场面。当时一套西装价格不菲,因此有人嘲笑上海人道:“不怕贼来偷,就怕掉河里。”三四十年代中国人穿西装的水平绝对不落后于欧美:无论是流行的速度,穿着的得体,还是龙岗职业装定制领带或领结的打法,完全没有东施效颦的嫌疑。

  上下装不同质地、颜色的休闲西装也流行于40年代,上装多为粗花呢,衬衫可有色彩,甚至不打领带。领带与西装颜色的搭配也能符合审美要求,反差既不过于强烈,也不会顺色。袖长合度,衬衣的袖口略长出衣袖,远比我们80年代初恢复穿西装时,龙华职业装定制袖长竟到了指关节要得体多了。40年代末,好莱坞影片如《魂断蓝桥》《鸳梦重温》等上演时,中国男人的西装基本上能与之同步。

相关文章
  • 裁剪缝制的要点和粘着方法 06-10
  • 服装产业链及相关行业 06-12
  • 服装设计与流行时尚 01-26
  • 连衣裙的设计制作和穿着 07-04
  • 日本服装市场的发展变化 07-04
  • 西装连衣裙全身装成品术语 01-10
  • 西服定制衣领知识汇总 01-03
  • 西装定制款型和购买方式的选择 12-26
  • 西装服装纸样在世界的起源 01-14
  • 工作服厂家品牌战略管理 05-16
  • cache
    Processed in 0.007981 Second.